肩袖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肩袖损伤通常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肌腱退变、肩峰形态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肩部活动,使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2-3周。避免提重物及过头动作,睡眠时患侧垫高减轻水肿。冰敷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可缓解炎症反应。
超声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冲击波可刺激肌腱修复。热敷建议在损伤48小时后进行,配合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关节松动术可改善肩胛骨活动度,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每年不超过3次。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改善润滑功能,适合伴有肩关节炎者。
钟摆练习每天3组每组15次,增强肩袖肌群协调性。弹力带内旋外旋训练从低阻力开始,逐步增加至20次/组。爬墙运动分阶段进行,记录每日达到的高度改善情况。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适用于骨赘压迫病例,术后6周开始被动活动。巨大撕裂需行肌腱转位术,采用同种异体肌腱或人工材料修补。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完全恢复需3-6个月。
恢复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大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有助于胶原合成。避免吸烟饮酒影响血液循环。康复中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水温保持在28-32℃为宜。定期复查MRI评估肌腱愈合进度,术后患者需持续进行家庭康复训练至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