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持续出血可通过口服避孕药、止血药物、孕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该症状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避孕药调节: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通过抑制排卵调节激素水平,适用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用药需排除血栓风险因素,连续服用21天为一个周期。
2、止血药物应用: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出血量,适用于急性大量出血。配合维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异常,但需监测肝功能,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3、孕激素补充: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能促进子宫内膜完整脱落,针对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经期延长。用药时间建议从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持续10-12天形成药物性刮宫效应。
4、抗炎治疗:布洛芬、萘普生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减少月经量20%-40%,适用于合并痛经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需餐后服用避免胃黏膜损伤,疗程不超过5天。
5、中药调理:云南白药胶囊含三七皂苷可收缩血管止血,配合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中医辨证属血热型可选用固经丸,脾虚型适用归脾丸,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日常需保持铁剂补充预防贫血,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适度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持续出血超过10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超过2片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