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止痛药物、免疫调节剂、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该病多与细菌感染、盆腔手术史、卫生习惯不良、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头孢曲松钠针对革兰阴性菌,多西环素覆盖支原体衣原体,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效。用药需完成全程疗程避免耐药。
2、中药调理:慢性期可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金刚藤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妇炎康片缓解组织粘连,桂枝茯苓丸调节气血运行。中药需辨证使用,湿热型与寒凝型用药不同。
3、止痛药物: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解盆腔充血疼痛,塞来昔布减少炎性介质分泌,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度不适。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4、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辅助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提升局部免疫力,转移因子调节T细胞功能,脾氨肽改善体质。适用于合并疲劳、易感染人群。
5、物理疗法:慢性期配合局部理疗效果更佳。超短波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改善血液循环,中药灌肠直达病灶。需避开月经期及急性感染期。
日常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抵抗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定期复查超声观察附件区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排除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