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定眩丸的主要成份为生地黄、牡丹皮、钩藤、茯苓、山茱萸(制)、珍珠母、菊花、川芎等。那么,佛慈定眩丸用于心惊失眠的用量是怎样呢?
佛慈定眩丸中的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佛慈定眩丸中的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牡丹皮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佛慈定眩丸中的钩藤味甘,凉。归肝、心包经。佛慈定眩丸中的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钩藤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佛慈定眩丸中的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佛慈定眩丸中的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茯苓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佛慈定眩丸为黑色的水蜜丸;味甘、苦、微寒。佛慈定眩丸具有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山茱萸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佛慈定眩丸中的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山茱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佛慈定眩丸中的珍珠母味咸,寒。归肝、心经。佛慈定眩丸中的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珍珠母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佛慈定眩丸中的生地黄味甘,寒。归心、肝、肾经。佛慈定眩丸中的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佛慈定眩丸中的生地黄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佛慈定眩丸用于心惊失眠的用量:口服,一次6~12g,一日3次,小儿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