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和点滴型五种主要类型。
1、寻常型:
寻常型银屑病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肘部、膝盖和腰骶部。斑块可能持续数月或反复发作,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日常需避免搔抓刺激,局部可涂抹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2、关节病型:
关节病型银屑病除皮肤损害外,还伴随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手指、脚趾等小关节。症状晨起僵硬明显,可能造成关节畸形。该类型可能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需联合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物,配合关节功能锻炼。
3、红皮病型:
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常由寻常型银屑病不当治疗诱发。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易并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需住院进行系统治疗,使用环孢素、阿维A等免疫抑制剂,配合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
4、脓疱型:
脓疱型银屑病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皮肤出现无菌性脓疱伴灼痛感。泛发型可能伴随高热、白细胞升高,需警惕脓毒血症。治疗需采用阿普斯特、生物制剂等控制炎症反应,局部使用硼酸溶液湿敷缓解症状。
5、点滴型:
点滴型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全身散在0.5-1cm大小的红色丘疹,多由链球菌感染诱发。皮损呈雨滴状分布,部分可自行消退或转为寻常型。建议筛查咽部感染灶,必要时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
银屑病患者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定期皮肤科随访监测病情变化,突发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