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康复训练可通过肌肉强化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支具辅助训练、运动模式调整等方式进行。髌骨脱位通常由外伤、先天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失衡、韧带松弛、运动姿势错误等原因引起。
1、肌肉强化:
重点强化股四头肌内侧头,采用直腿抬高、静蹲、弹力带抗阻训练。股内侧肌力量不足是髌骨脱位复发的主因,每日3组15次训练可提升膝关节稳定性。避免快速伸直动作,训练后冰敷15分钟预防肿胀。
2、关节活动:
逐步恢复膝关节0-90度屈伸范围,使用滑墙训练、仰卧位滑板屈膝。急性期后2周开始被动活动,配合泡沫轴放松髂胫束。关节粘连会加重髌股关节压力,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动态伸展。
3、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从30秒逐步延长至2分钟,进阶使用平衡垫或波速球。本体感觉障碍易导致再次脱位,可进行闭眼站立、软垫行走等神经肌肉控制训练。训练时佩戴护膝提供额外支撑。
4、支具使用:
选择髌骨稳定型护膝,限制侧向移动但保留屈伸功能。运动时使用铰链式支具,日常穿戴套筒式护具。支具需配合肌力训练,避免长期依赖导致肌肉萎缩。
5、姿势调整:
纠正跳跃落地时膝内扣姿势,学习屈髋屈膝缓冲技巧。运动前进行动态热身,避免突然变向动作。游泳、骑行为推荐的低冲击运动,半年内禁止深蹲、爬楼梯等高风险动作。
康复期需持续6-12周,每日补充蛋白质1.2g/kg体重促进肌肉修复,摄入维生素C增强韧带强度。初期采用水中行走、功率自行车等非负重训练,后期逐渐加入侧向移动训练。疼痛肿胀加重时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复查,定期进行肌力测试评估康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