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门上悬挂的粽子可以食用,需注意储存卫生、食材新鲜、食用适量、避免过敏、合理搭配。
1、储存卫生:
悬挂的粽子可能暴露在空气中,需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常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的粽子易滋生细菌,建议冷藏保存或重新蒸煮杀菌。糯米制品在30℃以上环境存放2小时即达食品安全警戒线。
2、食材新鲜:
传统粽子含腊肉、蛋黄等易变质食材,需观察馅料是否有异味或变色。新鲜粽叶应呈青绿色,发黄粽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建议选择当日制作的粽子,隔夜粽子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5℃以上。
3、食用适量:
单个粽子热量约300-500大卡,相当于2碗米饭。考生一次性食用过多可能引发胃胀、反酸,影响考试状态。建议将粽子切块分食,搭配绿茶、山楂水等助消化饮品。
4、避免过敏:
粽子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生、虾米、香菇等馅料。既往有食物过敏史的考生应确认成分,可优先选择白米粽或豆沙粽。出现皮肤瘙痒、嘴唇肿胀等过敏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
5、合理搭配:
粽子作为主食需搭配蔬菜水果平衡营养,推荐凉拌黄瓜、番茄等碱性食物中和糯米酸性。考试期间可准备小份粽子作为加餐,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下进食。
高考期间饮食建议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除粽子外可准备全麦面包、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考生每日应保证1200ml饮水,避免含糖饮料。适当进行散步、拉伸等轻度运动促进消化,每坐45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保持规律作息,考前1小时避免进食固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