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发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包皮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包皮过长、卫生不良、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包皮及龟头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可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反复发作时建议每次排尿后擦拭残留尿液,减少细菌滋生环境。
细菌感染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克霉唑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每日2-3次薄涂,症状缓解后继续使用3天防止复发。合并红肿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抗炎。
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真菌性包皮炎可服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需足疗程用药7-10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并观察胃肠道反应。
慢性炎症可采用红光照射或微波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连续5-7天。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合并溃疡时需先控制感染再行物理治疗。
反复发作的包皮炎合并包茎或包皮过长,建议行包皮环切术或包皮成形术。术后需定期换药,使用碘伏消毒切口,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6周评估愈合情况。
日常需选择宽松裤装减少摩擦,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急性期暂停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游泳后及时冲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化脓、高热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儿童患者需排除尿路畸形。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局部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