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可通过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乙哌立松等药物缓解症状。肌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劳损、受凉、感染、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肌筋膜炎的基础药物,塞来昔布能选择性抑制COX-2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长期疼痛患者。双氯芬酸钠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对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2、肌松药物:
乙哌立松通过抑制脊髓反射缓解肌肉痉挛,特别适合伴随局部肌肉僵硬的病例。盐酸替扎尼定可调节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改善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
3、局部用药: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通过皮肤渗透直达患处,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水杨酸甲酯乳膏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温热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用药物需避开破损皮肤,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
4、辅助用药:
甲钴胺可营养周围神经,改善肌肉组织的代谢状态。维生素B复合制剂参与能量代谢,加速受损肌纤维修复。辅助药物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才能显效。
5、中药调理:
追风透骨丸具有祛风除湿功效,适用于寒湿型肌筋膜炎。活血止痛胶囊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混服。
建议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增强肌肉耐力,每日保证30分钟运动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促进组织修复,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抗氧化物质。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僵硬感。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