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附近硬块伴压痛可能由肛周脓肿、血栓性外痔、肛裂、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局部护理、药物或手术治疗。
1、肛周脓肿:
肛周软组织感染化脓形成肿块,可能与免疫力下降、肛窦感染有关,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发热。早期可温水坐浴缓解,化脓后需切开引流,抗生素选用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2、血栓性外痔:
肛门静脉丛血栓形成导致紫黑色硬结,常因久坐、便秘诱发,疼痛呈搏动性。急性期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地奥司明消肿,严重者行血栓剥离术。
3、肛裂:
肛管皮肤纵行裂伤继发感染时形成哨兵痔,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出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顽固性裂伤需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4、毛囊炎:
肛周毛发区细菌感染形成红色丘疹,与局部潮湿多汗有关。保持清洁干燥,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化脓时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排脓。
5、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压痛明显。无症状者观察即可,感染期口服阿莫西林,待炎症消退后行囊肿摘除术。
日常需避免久坐压迫患处,每日温水坐浴2次,饮食增加燕麦、火龙果等膳食纤维摄入,便后使用无酒精湿巾清洁。出现持续发热、肿块增大或排便困难时应及时就医,肛周脓肿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肛瘘。运动建议选择提肛锻炼,每日3组每组15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