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痛可通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等药物缓解,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或气压损伤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耳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这类药物对感冒或飞行后气压性耳痛效果显著,但需避免空腹服用。胃肠敏感者建议选择肠溶片剂型。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化脓性感染伴随发热时,需完成7-10天完整疗程。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或皮疹,需监测耳道分泌物性状变化。
3、局部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外耳道真菌感染,氯霉素滴耳液对化脓性中耳炎有效。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加温至体温。避免共用滴耳瓶防止交叉感染。
4、耵聍溶解剂:
碳酸氢钠滴耳液可软化顽固性耵聍栓塞,配合耳道冲洗能解除阻塞性耳痛。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糖尿病患者慎用冲洗疗法。
5、激素类制剂:
醋酸泼尼松龙滴耳液适用于过敏性外耳道炎,可快速缓解肿胀瘙痒。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真菌感染者禁用。配合口服氯雷他定效果更佳。
耳痛期间应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减少戴耳机时间。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黏膜修复,适当咀嚼口香糖缓解气压性不适。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时,需耳鼻喉科进行耳镜检查和声导抗测试。日常注意避免用尖锐物掏耳,乘坐飞机时可做吞咽动作平衡中耳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