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修复可通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牙等方式治疗。缺牙通常由龋齿、牙周病、外伤、先天缺失、年龄因素等原因引起。
1、活动义齿:
活动义齿通过金属卡环固定在邻牙上,可自行摘戴清洁。适用于多颗牙缺失或牙槽骨条件较差者,需每日清洗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咀嚼功能恢复约60%-70%,长期使用可能加速邻牙松动。
2、固定义齿:
固定义齿需磨小两侧健康邻牙作为基牙,粘接桥体修复缺牙。修复后咀嚼效率达天然牙80%以上,但会不可逆损伤基牙。可能出现基牙敏感、继发龋等问题,需定期口腔检查。
3、种植牙:
种植牙通过钛合金植体模拟牙根,上部连接牙冠。手术需评估骨量,骨量不足需植骨。恢复咀嚼功能90%以上,不损伤邻牙,维护得当可使用20年以上。可能出现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失败等并发症。
4、病因分析:
后牙缺失可能与重度磨耗、深龋未治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咀嚼无力、邻牙倾斜等症状。长期缺牙会导致对颌牙伸长、牙槽骨萎缩,增加修复难度。
5、修复选择:
经济型选择活动义齿,中档考虑固定义齿,长期效益优选种植牙。需结合口腔CT评估骨条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再种植。修复后每年需拍片检查植体或基牙状态。
修复后建议避免啃咬硬物,每日使用冲牙器清洁义齿与牙龈间隙。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配合咀嚼训练恢复咬合功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种植牙患者需戒烟以降低失败风险。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需双侧均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