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松弛可通过观察排便控制力、指诊检查、肛门收缩力测试、影像学评估、盆底肌电图检测等方式判断。
肛门松弛患者常出现排便失禁或控便困难,轻者表现为气体泄漏,重者出现液体或固体粪便不自主排出。典型场景为咳嗽、打喷嚏时漏便,夜间可能发生无意识排便。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加重症状,需记录排便日记评估频率和严重程度。
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插入食指,评估肛门静息压和收缩压。正常肛门在静息状态下有适度张力,主动收缩时可明显感受到括约肌箍紧感。松弛肛门表现为静息压降低,收缩时肌力减弱,可能触及直肠前突或括约肌缺损。检查需在放松状态下进行,避免因紧张导致假阳性。
患者取侧卧位主动收缩肛门,医生观察肛门皱襞聚集程度和持续时间。正常收缩应维持5秒以上,可见明显肛门凹陷。松弛者收缩时间短于3秒,或仅能引发轻微皮肤皱褶。居家可对镜观察收缩时肛门上提幅度,或通过中断排尿测试盆底肌力量。
三维肛管超声能清晰显示内外括约肌完整性,测量肛管长度和厚度。高频探头可发现括约肌撕裂、萎缩或纤维化等结构性改变。动态超声还能观察排便时直肠肛管角度变化,量化评估直肠膨出程度。该检查无辐射,适合产后女性及术后患者随访。
通过肛门电极记录盆底肌电活动,分析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单纤维肌电图能精确检测神经源性损伤,区分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松弛。球囊逼出试验可同步评估直肠感觉功能,部分患者虽肌力正常但存在感觉阈值升高,导致排便反射障碍。
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采用仰卧位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每日3组每组15次。饮食增加燕麦、火龙果等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改善核心肌群协调性,重度松弛需考虑生物反馈治疗或括约肌成形术,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并使用痔疮垫减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