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可能表现为椭圆形鳞屑性红斑、母斑先发、皮损对称分布、轻度瘙痒、自限性病程等特征。
初期出现直径2-10cm的椭圆形母斑,边缘隆起呈玫瑰红色,中央有细碎糠状鳞屑。1-2周后躯干四肢近端出现类似子斑,皮损长轴与皮肤张力线平行,呈现"圣诞树样"分布模式。
约80%患者先于躯干出现单一母斑,7-14天后全身爆发性出现较小子斑。皮损可持续6-8周,部分患者伴有前驱症状如低热、头痛、咽痛等病毒感染表现。
多数患者仅有轻度瘙痒,剧烈搔抓可能导致继发感染。部分病例在热水浴、日晒或出汗后瘙痒加重,皮损消退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减退斑。
反向型玫瑰糠疹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间擦部位;丘疹型多见于儿童;水疱型偶见于孕妇。口腔黏膜偶见红斑或糜烂,指甲可出现点状凹陷或甲剥离。
需与银屑病、体癣、二期梅毒疹鉴别。银屑病鳞屑厚呈云母状,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体癣边缘活跃中央消退,真菌镜检阳性;梅毒疹掌跖受累明显,血清学检测可确诊。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碱性肥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瘙痒明显时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皮损广泛或症状严重时需皮肤科就诊,紫外线光疗可加速皮疹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