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增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肥胖、长期无排卵、雌激素水平过高、子宫内膜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少压力、补充维生素E等方式调节。
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体脂率超过30%时风险显著增加。典型症状包括腰臀比大于0.85、皮肤痤疮。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改善。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卵泡发育障碍,缺乏孕激素对抗雌激素作用。常见月经推迟超过45天、基础体温单相型。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可重建正常激素周期。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药物或接触环境雌激素样物质,可能与肝肾功能异常、乳腺胀痛有关。药物治疗选择地屈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孕激素制剂。
慢性子宫内膜炎引发修复性增生,常伴随盆腔压痛、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宫腔镜检查,严重者需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
日常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每周进行3次以上瑜伽或游泳锻炼,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内膜厚度。出现经期超过10天、血红蛋白低于110g/L等情况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