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对肾脏的伤害程度取决于个体情况和操作规范,通常短期轻微损伤可恢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
冲击波能量可能造成肾实质微小出血或血肿,多数患者表现为短暂镜下血尿,通常72小时内自行消失。术后建议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微小创伤修复。
健康肾脏代偿能力强,单次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通常小于5%。合并慢性肾病者需评估肌酐清除率,必要时选择低能量分级碎石方案。
结石碎片移动可能诱发尿路感染,术前需筛查尿常规。术后出现发热需警惕脓毒血症,经验性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肾周血肿,超声监测显示血肿直径>4cm需介入止血。严重病例表现为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需血管栓塞治疗。
反复碎石可能增加肾纤维化风险,年治疗次数建议不超过2次。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择能量参数,避免影响肾脏发育。
术后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ml,优先选择柠檬水、淡绿茶等碱性饮品。两周内避免负重及腰部扭转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排净情况,残留碎片超过5mm需考虑二次处理。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