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酶升高可能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肝酶异常时能量代谢受阻,患者易出现持续疲劳感,活动后加重。轻度升高可通过减少熬夜、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中重度需排查病毒性肝炎等病因。
胆汁分泌异常影响消化功能,常见厌油腻、早饱感。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选择易消化的鱼肉、南瓜等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
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多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可能与胆管结石、急性肝炎有关,伴随尿色加深。需立即就医检测直接/间接胆红素水平。
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或胃肠淤血时出现,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水量不超过1500ml,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
肝脏包膜受牵拉导致右上腹钝痛,常见于肝脓肿、肿瘤进展期。体检可触及肝脏肿大,超声检查能明确病变性质,需警惕肝癌可能性。
日常需戒酒并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奶蓟草提取物护肝。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控制BMI在18.5-23.9之间。出现蜘蛛痣、肝掌等体征建议完善肝功能八项、肝脏弹性检测,重度异常者需考虑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