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米托坦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化疗等方式干预。肾上腺皮质癌通常与基因突变、激素分泌异常、遗传综合征、环境致癌物暴露、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根治性手术是早期肾上腺皮质癌的首选方案,包括肾上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肿瘤体积超过5cm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需联合肾切除术。术后需定期监测皮质醇、醛固酮等激素水平,复发患者可考虑二次手术。
米托坦作为特异性肾上腺细胞毒性药物,能抑制皮质醇合成并破坏肿瘤细胞。该药物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转移灶控制,需配合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预防肾上腺功能不全。治疗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局部放疗主要用于手术边缘阳性或骨转移灶镇痛,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保护周围脏器。对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可控制肿瘤进展。放疗可能引起恶心、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舒尼替尼、帕唑帕尼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可用于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癌,通过阻断VEGFR通路抑制肿瘤血供。治疗前需检测基因突变状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
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链脲佐菌素单药用于晚期患者姑息治疗,客观缓解率约30%。化疗可能引发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需配合止吐药和升白针使用。
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胸肉、大豆,避免高盐食物加重高血压。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术后患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手环。每3个月复查腹部CT和激素水平,长期随访中注意库欣综合征或男性化症状的出现。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