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可通过血清抗体检测、病毒培养、PCR检测、抗原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诊断,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IgM和IgG抗体水平,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则表明既往感染或潜伏感染。该方法适用于无症状携带者筛查或回顾性诊断,但无法区分病毒亚型。
采集水疱液或溃疡面分泌物接种于特殊培养基,3-7天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该方法特异性高但耗时长,阳性率受标本采集时间和运输条件影响,适用于初发感染者的病原学确认。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扩增病毒DNA片段,灵敏度达90%以上,4-6小时即可出结果。能准确区分HSV-1和HSV-2型别,对无症状排毒期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价值显著。
采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法直接检测病毒抗原,2小时内可获得结果。皮损出现24-48小时内取材阳性率最高,适用于快速门诊筛查,但复发感染可能出现假阴性。
皮损活检显示角质形成细胞气球样变性、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特征。适用于不典型皮损鉴别诊断,需与天疱疮、带状疱疹等疾病进行病理区分。
日常可补充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鱼类及豆类,避免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扩散需及时复诊,免疫缺陷患者需警惕内脏播散风险。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公共泳池等交叉感染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