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可能引起疼痛、肿胀、出血、感染、张口受限等症状,通常可通过冰敷、药物镇痛、口腔清洁、饮食调整、休息等方式缓解。
1、疼痛:
术后创口周围神经受刺激引发疼痛,24小时内达高峰。建议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镇痛,避免触碰创面。
2、肿胀:
局部组织创伤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48小时内冰敷可减轻肿胀。若伴随皮肤发红发热需警惕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3、出血:
凝血块形成前可能出现渗血,咬紧纱布30分钟可止血。避免反复漱口或吮吸创面,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
4、感染:
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创口化脓、淋巴结肿痛等症状。需使用氯己定漱口水清洁,严重者需清创处理。
5、张口受限:
颞下颌关节受牵拉或炎症影响导致,3天内建议进食流食,逐步进行张口训练。伴随耳痛需排除干槽症可能。
术后24小时避免刷牙漱口,选择温凉软食如鸡蛋羹、南瓜粥等,48小时后可轻柔清洁口腔。恢复期减少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可能延迟愈合。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复诊,复杂拔牙后建议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愈合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