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通过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心律,严重时需考虑导管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术。房颤通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酗酒等因素有关。
1、胺碘酮: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发挥疗效。该药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光敏性皮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
2、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显著抑制心房异位起搏点。适用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禁止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用药后需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3、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室率,是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一线药物。该药可改善心肌氧耗,但可能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肢体发冷、乏力等不良反应,运动员慎用。
4、导管消融:
对于药物难治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可隔离肺静脉异常电活动。该手术成功率约70%,需配合三维标测系统操作。术后可能出现心包填塞或肺静脉狭窄,需抗凝治疗2-3个月。
5、左心耳封堵:
对于高卒中风险且不耐受抗凝的患者,可植入Watchman封堵器。该装置能减少90%血栓栓塞风险,术后需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45天。术前需经食道超声评估左心耳结构。
房颤患者需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0g,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居家监测脉搏是否规整,定期复查INR值维持2-3之间,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信息,突发心悸持续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