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长期运动训练、药物作用、窦房结病变、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停用相关药物、安装起搏器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见于健康人群睡眠或深度放松时,心率可降至50次/分以下。长期耐力运动员因心脏代偿性增大,静息心率常低于60次/分。这两种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定期监测心电图即可。

2、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可能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可能与药物剂量过大或个体敏感性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窦房结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退行性病变,可能与纤维化、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率波动大、晕厥等症状。严重者需植入双腔起搏器,药物可选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短期应用。

4、心肌缺血:

下壁心肌梗死易引发反射性心动过缓,可能与冠状动脉右冠脉闭塞有关,通常伴随胸痛、恶心等症状。急性期需静脉注射阿托品,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代谢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代谢异常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缺乏、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怕冷、肌无力等症状。需纠正原发病,甲减患者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日常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脏功能,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硒的海产品、坚果等食物。出现黑蒙、晕厥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心内科就诊,心电图检查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避免突然停用降压药物。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减少心脏压迫,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

上一篇:鼻窦炎用什么药物比较好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