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雄黄的药物包括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传统中成药,雄黄作为矿物药具有解毒杀虫功效,但需警惕砷化合物毒性。
该中成药组方中含雄黄约5%,配伍人工牛黄、大黄等成分,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砷蓄积中毒,表现为皮肤角化、周围神经病变,用药不宜超过3天。
急救名方含雄黄与朱砂配伍,用于热病神昏惊厥。雄黄在此发挥清热豁痰作用,但孕妇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腹痛等砷中毒先兆症状。
咽喉肿痛常用药含雄黄与麝香、蟾酥等,每10粒约含雄黄15mg。儿童需按体重减量,误服过量可致呕吐、腹泻,需立即洗胃并监测尿砷含量。
部分皮肤病膏药如癣药膏含雄黄,通过抑制真菌缓解症状。破损皮肤禁用,使用后需彻底洗手,避免经皮吸收导致慢性砷中毒。
七厘散、紫金锭等含雄黄复方制剂多用于跌打损伤或瘟疫时症。现代研究显示雄黄中二硫化二砷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治疗窗窄,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含雄黄药物使用期间应禁酒及高硒食物,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出现口金属味、指甲白线等异常需立即停药;常规用药不超过1周,必要时应检测血砷尿砷浓度;日常护理可增加饮水、补充维生素E促进砷排泄,剧烈运动可能加速毒素扩散需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