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三联征可能并发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狭窄、贫血、肛门失禁等。
肛裂长期未愈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向深层扩散,形成肛周脓肿。患者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肛周脓肿破溃后约50%会发展为肛瘘,形成连接肛管与皮肤的异常通道。典型症状为肛门潮湿瘙痒、反复流脓。手术方式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
慢性肛裂瘢痕挛缩可致肛门直径缩小至1指以下。排便时剧烈疼痛伴便条变细,严重者需行肛门成形术或扩肛治疗。日常可进行提肛运动,使用乳果糖软化粪便。
长期便血导致血红蛋白低于110g/L,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需增加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补充铁剂。
反复手术或瘢痕增生损伤括约肌,造成气体或稀便失控外溢。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轻度失禁,重度需行括约肌修补术。护理需使用造口粉保持皮肤干燥。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量,摄入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便后温水坐浴10分钟,疼痛明显时可外用利多卡因凝胶。出现持续发热、排便困难或便血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肛门功能锻炼如桥式运动、凯格尔运动应每日坚持。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术后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肛门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