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阴道瘘可通过经肛门修补术、经阴道修补术等方式治疗。直肠阴道瘘通常由产伤、炎症性肠病、肿瘤放疗、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引起。
经肛门修补术适用于低位直肠阴道瘘,手术路径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医生在直肠黏膜下层分离瘘管,切除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后分层缝合直肠壁。该术式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注意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功能。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预防伤口感染。
经阴道修补术适用于中高位瘘管,通过阴道后壁切口暴露瘘管。手术需完整切除瘘管组织,分别修补阴道黏膜层和直肠壁缺损。该方式可直接处理阴道侧瘘口,但需注意保护邻近的尿道和膀胱。术后需留置导尿管,避免尿液污染创面。
产伤是直肠阴道瘘最常见原因,可能与难产、会阴撕裂、产钳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排气排便、反复感染等症状。轻度产伤瘘可尝试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修补。产后应加强会阴护理,及时处理会阴伤口感染。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可能导致直肠阴道瘘,与肠道透壁性炎症、脓肿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控制原发病活动期后再行手术,术后需继续使用美沙拉嗪、硫唑嘌呤等药物维持治疗。
盆腔手术或放疗可能损伤直肠阴道隔,与术中操作失误、放射线灼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术后发热、阴道直肠疼痛等症状。需待局部炎症消退后择期手术,复杂病例可能需要采用带血管蒂组织瓣进行修补。
术后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适量摄入燕麦、火龙果等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发热或伤口渗液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