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颈椎病的病因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痰瘀互结等因素有关。
1、肝肾亏虚:随着年龄增长,肝肾精气逐渐衰退,导致筋骨失养。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不足会使颈椎间盘退变加速,椎体边缘易形成骨刺。日常可食用黑芝麻、枸杞子等滋补肝肾的食材,配合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动作进行调理。
2、气血不足:长期气血亏虚无法濡养颈部经络,肌肉韧带失去弹性。气血运行不畅会使颈部出现僵硬疼痛,转侧不利。建议练习太极拳促进气血运行,饮食可加入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药材,避免长时间低头活动。
3、风寒湿侵:颈部长期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局部气血凝滞。气候骤变时症状加重,表现为畏寒喜暖、遇热则舒。可采用艾灸大椎穴、风池穴驱散寒邪,睡眠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
4、慢性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颈部肌肉持续紧张。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行为会使颈部肌群劳损,加速椎间盘退化。每隔1小时应做颈部伸展运动,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避免侧卧时颈椎过度侧屈。
5、痰瘀互结: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痰瘀,阻滞颈部经络。这类患者多见颈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有瘀斑。可进行颈部拔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少油腻,适当食用山楂、陈皮等化痰活血之品。
预防颈椎病需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饮食宜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小鱼虾,配合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运动方面推荐每天做颈椎米字操,动作需缓慢到位。睡眠时选择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避免高枕或不用枕头。若出现上肢麻木、头晕目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灸或中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