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清宫通常由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妊娠物残留、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促排、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子宫按摩、中药调理等方式干预。
1、胎盘残留:胎盘组织未完全排出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或感染。B超检查可确诊残留物大小,小于3cm可尝试米非司酮、益母草注射液等药物促排;残留较大或伴发热需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2、子宫复旧不良:分娩后子宫收缩力不足易引发宫腔积血。热敷下腹部配合缩宫素鼻喷雾剂可增强宫缩,哺乳时释放的催产素有助于自然恢复。超过6周恶露未净需排查是否存在子宫脱垂或宫颈粘连。
3、宫腔感染:产褥期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症。体温超过38℃伴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需做细菌培养后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甲硝唑治疗。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宫腔粘连,需宫腔镜下分离术。
4、妊娠物残留:流产或引产后绒毛组织残留常见。HCG水平持续阳性需警惕葡萄胎,超声显示宫腔异常回声时,行诊断性刮宫可同时送病理检查。术后建议口服短效避孕药3个月促进内膜修复。
5、子宫收缩乏力: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易导致产后出血。卡贝缩宫素联合直肠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宫缩效果,出血量>500ml需紧急行宫腔填塞术。中医针灸三阴交穴配合生化汤也有辅助作用。
产后护理需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碘伏稀释液冲洗2次。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猪肝、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恶露期间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如出现发热、大血块排出或恶露突然增多,应立即返院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