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升高可能由嘌呤代谢异常、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肥胖、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酒精、控制体重、药物治疗、透析等方式干预。
1、嘌呤代谢异常:人体嘌呤代谢紊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常见于遗传性酶缺陷或肿瘤溶解综合征。减少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比例有助于调节代谢。
2、高嘌呤饮食:每日摄入超过200mg嘌呤易引发尿酸波动,浓肉汤、凤尾鱼、酵母制品等食物嘌呤含量超过300mg/100g。建议用鸡蛋、谷类等低嘌呤食物替代,烹饪时采用水煮去汤法可减少40%嘌呤摄入。
3、酒精抑制排泄:乙醇代谢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啤酒同时含嘌呤产生双重危害。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应低于25g,痛风急性期需严格戒断。红酒相对影响较小但仍需限量。
4、肥胖相关因素:脂肪组织促进尿酸合成,内脏脂肪型肥胖者血尿酸水平常超标30%。通过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阻抗训练,体重每下降5%可使尿酸降低50μmol/L。
5、肾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时尿酸排泄受阻,可能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有关。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严重尿毒症患者需血液净化治疗。
控制尿酸需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肥胖者每月减重不宜超过4kg,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建议同步监测血糖血脂。肾功能异常者需每3个月复查尿酸及尿常规,慢性肾病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6g/kg/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