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需在性活跃期开始后、免疫功能低下、HPV持续感染、异常阴道出血或宫颈病变等情况下进行。筛查方法包括HPV检测、TCT检查、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及定期随访。
1、性活跃女性:初次性生活早于16岁或拥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PV风险显著增加。建议21岁后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65岁前持续筛查。
2、免疫功能抑制: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HPV清除能力下降。这类人群需每年筛查,优先选择HPV+TCT联合检测,发现异常需缩短复查间隔。
3、HPV阳性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超过1年致癌风险升高。16/18型阳性需立即阴道镜评估,其他高危型应加强监测频率,每6-12个月重复检测。
4、异常症状出现: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或分泌物恶臭可能提示癌变。这类症状需在48小时内就医,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性质,排除浸润癌可能。
5、既往病变病史:CIN2/3级病变即使治愈仍属高危人群。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后续每年检测,终身随访不可中断。
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筛查期间避免阴道冲洗和性生活,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检查。发现异常结果时,及时转诊至妇科肿瘤专科进一步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合理膳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A,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宫颈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