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什么是新生儿肠炎

发布时间:2025-04-11 11:54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新生儿肠炎是发生在新生儿期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胀等症状。该病可能由喂养不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乳糖不耐受、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配方奶浓度过高、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可能刺激新生儿肠道。建议采用按需喂养模式,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注意母亲饮食清淡。

2、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可通过污染食物或接触传播。患儿可能出现黏液血便伴发热,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治疗可选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

3、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水样便腹泻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隔离护理,优先采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严重者可静脉补液。蒙脱石散可辅助保护肠黏膜。

4、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建议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母乳喂养者可添加乳糖酶制剂。需监测体重增长情况,多数患儿2-4周后逐渐恢复。

5、肠道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肠旋转不良等疾病可能表现为顽固性腹胀。需通过腹部立位片、造影等检查确诊,部分病例需行肠造瘘术或根治性手术,术后需专业营养支持。

新生儿肠炎护理需维持适室温,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疹。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者严格按比例冲调。观察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征象需立即就医。适当腹部按摩可促进肠蠕动,喂养后保持竖抱体位减少吐奶风险。

上一篇:中浆眼病应该怎么治疗 下一篇:下肢动脉造影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