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痫和子痫前期可通过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压水平、器官功能评估、并发症风险等方式区分。两者均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先兆子痫伴随特定靶器官损害,子痫前期则无明确器官功能障碍。
1、血压标准:先兆子痫需满足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合并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00mg。子痫前期血压波动在130-139/80-89mmHg之间,尿蛋白阴性或微量,需动态监测血压变化趋势。
2、靶器官损害:先兆子痫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⁹/L、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2倍以上、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1mg/dl、肺水肿或神经系统症状。子痫前期仅表现为头痛、视觉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无实验室指标异常。
3、蛋白尿特征:先兆子痫的蛋白尿呈进行性加重,尿蛋白/肌酐比值≥0.3,可伴随尿潜血阳性。子痫前期尿蛋白波动性较大,重复检测可能出现阴性结果,但需警惕24小时内尿蛋白突然增加50%以上的情况。
4、胎儿监测:先兆子痫常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超声估重<10百分位、脐动脉血流异常S/D比值>3或羊水过少。子痫前期胎儿监测指标多在正常范围,但需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
5、进展风险:先兆子痫患者48小时内发生子痫抽搐的风险达5%-10%,需立即住院治疗。子痫前期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概率约15%,建议居家监测血压并每周产检,出现视力改变或上腹痛需急诊就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需结合个体化营养方案,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5g,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摄入量。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水中漫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居家护理需配备电子血压计每日早晚监测,记录尿量及体重变化,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