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可通过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雄激素药物、外用抗菌药物、光动力疗法等方式治疗。痤疮通常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维A酸类:异维A酸通过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毛囊角化改善痤疮,适用于中重度结节囊肿型。阿达帕林凝胶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需夜间避光使用。他扎罗汀具有更强角质溶解作用,但刺激性较大。
2、抗生素类:多西环素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减轻炎症,需连续使用8周以上。米诺环素对穿透毛囊能力更强,可能出现头晕副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可直接杀灭皮肤表面细菌。
3、抗雄激素药:螺内酯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减少皮脂分泌,适合女性激素相关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需配合避孕措施使用。非那雄胺可降低二氢睾酮水平,需监测肝功能。
4、抗菌外用药:过氧化苯甲酰能释放氧自由基杀灭细菌,浓度需从2.5%逐步提高。夫西地酸乳膏对耐药菌株效果较好。壬二酸可同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改善色素沉着。
5、光动力疗法:5-氨基酮戊酸配合蓝光照射产生单态氧破坏皮脂腺,适合顽固性痤疮。红光治疗通过抗炎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强脉冲光可选择性加热毛囊结构,需3-5次疗程。
痤疮患者日常需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乳制品摄入,增加富含锌的海产品和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适度有氧运动可调节激素水平,但需及时清洁汗液。选择无油配方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治疗期间严格防晒,禁用含酒精的收敛水。每月复诊评估药物耐受性,顽固性痤疮建议皮肤镜检测毛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