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可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药物管理、情绪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高血压通常与血管弹性下降、盐分摄入过量、肥胖、肾脏疾病、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如香蕉、菠菜、低脂乳制品。采用DASH饮食模式,多选择全谷物、鱼类、坚果,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避免憋气用力的静态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分次完成运动目标,单次持续10分钟以上即可获益。
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干咳、水肿等副作用。使用分药盒辅助记忆,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症状持续需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就诊时携带监测记录,警惕晨峰高血压现象。每年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治疗效果。
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白酒不超过50毫升。注意防寒保暖,洗澡水温保持在38-40℃。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症状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储备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