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可能由免疫功能低下、母婴垂直传播、食用未煮熟肉类、接触猫粪便、器官移植等因素引起,症状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肌肉疼痛、视力模糊、神经系统异常等。
1、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弓形虫后易出现全身症状。弓形虫可侵袭多个器官,导致长期低热、乏力、夜间盗汗等非特异性表现。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CD4+T细胞计数,必要时采用磺胺嘧啶联合乙胺嘧啶进行预防性治疗。
2、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初次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典型三联征包括脉络膜视网膜炎、颅内钙化灶和脑积水。新生儿可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远期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对预防垂直传播至关重要。
3、急性感染症状:
健康人群急性感染多表现为自限性淋巴结炎,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约30%病例伴随持续2-3周的弛张热,部分患者出现麻疹样皮疹。实验室检查可见单核细胞增多症样改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4、眼部病变:
眼部弓形虫病是后天感染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诉视力下降、飞蚊症或畏光,眼底检查显示局灶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伴玻璃体炎。反复发作可导致视网膜瘢痕形成,糖皮质激素联合克林霉素可控制炎症反应。
5、神经系统损害:
免疫功能受损者可能出现脑弓形虫病,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MRI显示多发性环形强化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及时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磺胺类药物可改善预后,但可能遗留认知功能障碍。
日常预防需注意肉类烹饪至71℃以上,处理生肉后彻底洗手。孕妇应避免接触猫砂盆,园艺时佩戴手套。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免疫力,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