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正确护发习惯、药物干预及医学治疗等方式预防。脱发通常由遗传因素、激素失衡、营养缺乏、精神压力、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雄激素性脱发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染,使用含咖啡因的防脱洗发水。米诺地尔、非那雄胺、螺内酯等药物可延缓进程,严重者可选择毛发移植或头皮缩减术。
2、激素失衡:产后或更年期雌激素下降会导致暂时性脱发。保持规律作息,摄入大豆制品调节激素。伴随头皮油腻时,可尝试激光生发帽刺激毛囊活性。
3、营养缺乏:铁、锌、维生素D缺乏影响毛囊周期。每周摄入3次动物肝脏、牡蛎,每日补充坚果种子。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需配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
4、精神压力:焦虑引发休止期脱发。每日进行正念冥想,练习八段锦调节自主神经。伴随头皮刺痛时,使用含薄荷精油的头皮按摩膏促进血液循环。
5、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红斑狼疮等需原发病治疗。斑秃患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配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持续半年未愈需排查抗核抗体指标。
预防脱发需保证每日摄入50g优质蛋白,如三文鱼、鸡胸肉;选择木梳替代塑料梳减少静电损伤;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改善微循环。洗头水温控制在38℃以下,吹风机保持20cm距离。长期使用含锯棕榈的保健品可抑制5α还原酶活性,但需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