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黄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抗生素、黏液溶解剂等方式治疗。流黄鼻涕通常由过敏性鼻炎、细菌性鼻窦炎、病毒感染、环境刺激、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理护理: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稀释黏液并清除病原体,适合轻症或辅助治疗。每日2-3次冲洗可缓解鼻塞,配合加湿器使用效果更佳。避免用力擤鼻以防中耳炎。
2、抗过敏治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流黄涕。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鼻痒和分泌物增多,需连续使用3-5天见效。
3、改善充血:伪麻黄碱、羟甲唑啉等减充血剂可收缩鼻腔血管,快速缓解鼻塞症状。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高血压患者慎用。配合热蒸汽吸入能加速黏液排出。
4、抗感染治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针对细菌性鼻窦炎,需医生确诊后使用。伴随头痛、面部压痛症状时提示细菌感染,完整疗程通常7-10天。
5、黏液调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黏液溶解剂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进黄涕排出。慢性鼻窦炎患者可长期低剂量使用,与抗生素联用增强疗效。
日常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有助于增强黏膜免疫力,适度有氧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发热、视力改变时需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排除鼻息肉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