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裂伤可能由分娩损伤、性行为不当、阴道干涩、器械操作不当、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修复、手术缝合、润滑保护、避免刺激等方式治疗。
1、分娩损伤:
阴道裂伤最常见于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通过产道时可能导致会阴部皮肤及肌肉撕裂。初产妇、胎儿过大或产程过快时风险更高。轻度裂伤表现为局部渗血,重度可能伤及肛门括约肌。产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伤口,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Ⅲ度以上裂伤需手术分层缝合。
2、性行为不当:
粗暴性交或性行为姿势不当可能造成阴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尤其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发生。典型表现为性交后突发疼痛伴鲜红色出血。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如KY凝胶,避免在阴道干涩时性交。裂伤超过1cm或出血不止需就医,医生可能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止血。
3、阴道干涩:
围绝经期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阴道壁变薄、弹性下降,日常活动如骑自行车都可能引发微小裂伤。伴随外阴灼痛、性交困难等症状。可局部涂抹雌三醇乳膏改善黏膜状态,日常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内容物润滑。建议穿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
4、器械操作不当:
妇科检查使用阴道窥器力度过大,或自行放置卫生棉条、月经杯时操作错误可能划伤阴道。常见于阴道侧壁出现线性伤口,伴有刺痛感。检查前应充分放松,医务人员需选用适当型号窥器。轻微损伤可用复方多粘菌素B喷雾预防感染,避免72小时内再次使用内置式卫生用品。
5、外伤因素:
骑跨伤、跌落伤等外力直接作用于会阴部可能导致阴道裂伤,儿童玩耍时不慎碰撞尖锐物体也较常见。往往伴随外阴血肿形成。急性期需冷敷减轻肿胀,血肿直径超过3cm需切开引流。日常需注意运动防护,建议女性骑行时使用宽座垫自行车。
阴道裂伤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但需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开始。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三个月内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感染的活动。如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