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缺氧可通过左侧卧位、吸氧治疗、控制妊娠期疾病、调整分娩方式、新生儿复苏等方式治疗。胎儿缺氧通常由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异常、母体贫血、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
1、改变体位:孕妇采取左侧卧位能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改善胎盘血流灌注。避免长时间平卧或右侧卧位,日常可配合膝胸卧位练习,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
2、母体吸氧:低流量吸氧3L/min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可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血管收缩。合并妊娠期心脏病者需心电监护。
3、病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口服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子痫前期需硫酸镁解痉。贫血孕妇应补充铁剂、叶酸,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血。糖尿病孕妇需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4-7mmol/L。
4、分娩干预:急性缺氧需立即终止妊娠,阴道分娩者行会阴侧切缩短产程。剖宫产适用于胎心监护Ⅲ类图形、羊水Ⅲ度污染等情形。分娩时需配备新生儿科医师,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5、新生儿抢救:出生后立即擦干保暖,阿普加评分≤7分需正压通气。严重窒息者行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维持心率>100次/分。缺氧缺血性脑病需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33-34℃持续72小时。
孕妇应每日监测胎动3次,每次1小时,正常值为3-5次/小时。饮食增加富含铁质的牛肉、菠菜,补充ω-3脂肪酸促进胎儿脑发育。妊娠28周后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或反复晚期减速需住院治疗。产后随访注意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需早期康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