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与食管炎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理阶段评估。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之一,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危害性不同。
1、胃食管反流:长期胃酸反流可损伤食管黏膜,但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烧心、反酸等可逆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如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能缓解症状,避免摄入咖啡因、巧克力等促反流食物。
2、非糜烂性食管炎: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但无破损,症状与反流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联合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使用效果更佳。
3、糜烂性食管炎: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甚至溃疡,可能伴随吞咽疼痛、胸骨后灼烧感。除药物治疗外需评估是否存在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必要时进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
4、食管狭窄:反复炎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需通过食管扩张术缓解梗阻,严重者可能需放置食管支架或实施抗反流手术如Nissen胃底折叠术。
5、Barrett食管:长期反流导致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癌变风险增加0.5%-1%/年。需每1-3年进行内镜监测,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可降低腹压,规律进行瑜伽、游泳等非腹部加压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每日摄入20-30克膳食纤维维持肠道功能,避免高脂饮食减少胃排空延迟。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利用解剖角度减少反流,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