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戒酒、控制代谢因素、停用肝毒性药物、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病毒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索磷布韦等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配合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肝脏弹性检测。
2、酒精性肝病:长期过量饮酒导致乙醇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每日饮酒超过40克乙醇持续5年即可引发。严格戒酒是核心措施,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必要时进行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医学干预。
3、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导致肝细胞脂肪堆积,约20%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综合征是基础,建议地中海饮食结合有氧运动,血糖异常者可使用吡格列酮、GLP-1受体激动剂。
4、药物性肝损伤:抗结核药、对乙酰氨基酚、抗肿瘤药等通过直接毒性或过敏反应损伤肝脏。立即停用可疑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重症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5、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胆管破坏和肝内炎症。熊去氧胆酸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基础用药,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纤维化患者需坚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30-35kcal/kg热量,补充维生素D和E,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定期进行FibroScan检测和甲胎蛋白筛查,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粗糙食物,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