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头部后次日呕吐可能与脑震荡、颅内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等症状。可通过卧床休息、影像学检查、药物干预等方式处理。
1、脑震荡:头部撞击后脑组织短暂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延迟性呕吐,常伴随短暂意识丧失或逆行性遗忘。建议72小时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服用甲氧氯普胺缓解呕吐症状。
2、颅内压升高: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展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为喷射状呕吐伴视乳头水肿。需立即进行CT检查,临床常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严重者需行血肿清除术。
3、前庭系统紊乱:内耳迷路震荡可能引起平衡失调,呕吐多伴随旋转性眩晕。可尝试前庭康复训练,口服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4、颈椎损伤:挥鞭样损伤可能刺激颈交感神经,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建议佩戴颈托固定,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痉挛,呕吐持续需排除椎动脉夹层。
5、应激反应:创伤后肾上腺素波动可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多为一过性症状。保持环境安静,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48小时内限制头部剧烈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若呕吐物带血或出现瞳孔不等大,需急诊排除迟发性颅内出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三个月内避免对抗性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