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后持续呕吐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腹部保暖、清淡饮食、穴位按摩、药物止吐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胃肠痉挛、病毒性胃肠炎、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呕吐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脱水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2、热敷缓痉挛:用暖水袋热敷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热量能放松胃肠平滑肌,缓解受凉引起的肠道痉挛性收缩。
3、流质饮食:呕吐缓解后尝试米汤、藕粉、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单次不超过200ml。
4、内关穴按压:用拇指垂直按压手腕内侧三横指处的内关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3-5分钟可抑制呕吐反射,必要时重复操作。
5、药物干预: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甲氧氯普胺调节胃肠动力,蒙脱石散保护消化道黏膜。细菌感染需配合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注意观察呕吐物性状,若出现咖啡样物质或胆汁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每日步行30分钟促进肠蠕动,饮用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至少3天。睡眠时穿戴腹带防止夜间受凉,卧室温度建议维持在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