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可能由肿瘤细胞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骨骼引起,通常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镇痛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靶向治疗、放射治疗、手术稳定。
1、骨痛:乳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钝痛或夜间加重的疼痛,多发生在脊柱、骨盆或长骨。疼痛初期可能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可缓解疼痛,局部放射治疗能有效控制病灶进展。
2、病理性骨折:骨质被肿瘤破坏后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可能导致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引起身高缩短,股骨等承重骨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破坏。
3、高钙血症:肿瘤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导致血钙升高。患者出现口渴、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引发心律失常。静脉补液联合降钙素、双膦酸盐可快速降低血钙水平。
4、脊髓压迫:转移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患者有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需紧急进行椎体减压手术或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神经水肿。
5、活动受限:广泛骨转移会导致患者行动困难,需借助拐杖或轮椅活动。康复训练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适度进行水中运动或低强度瑜伽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需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补充剂量建议维持在400-800IU/日,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跳跃或负重训练。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钙水平,出现新发骨痛或运动功能下降时需及时复查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