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方式治疗。该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宫腔操作、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可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防复发。
2、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能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发热。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建议餐后服用。
3、激素调节: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短期使用地屈孕酮、炔雌醇环丙孕酮等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促进炎症消退,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4、中药辅助: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联合抗生素使用能缓解腰骶酸痛症状,但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5、免疫增强:匹多莫德、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适用于合并免疫力低下者。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增强机体清除病原体能力,降低复发风险。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及盆浴。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低强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出现持续发热或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