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腿疼可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骨代谢指标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式排查病因。常见原因包括生长痛、运动损伤、感染、骨骼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观察局部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度及步态异常。生长痛多表现为双侧小腿间歇性疼痛,无红肿;运动损伤常伴随压痛和活动受限。建议记录疼痛时间、部位及诱因,避免剧烈运动时做好热身防护。
2、血液检测: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或炎症,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风湿因子检测辅助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病毒感染可能伴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贫血患儿需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发热伴腿疼需及时就医。
3、影像学检查:X线片能显示骨折、骨肿瘤或骨骼畸形;超声检查适用于软组织损伤评估。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骨髓炎诊断价值较高,CT三维重建可明确复杂骨折情况。夜间痛醒或持续疼痛需优先排查骨肿瘤。
4、骨代谢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提示佝偻病或代谢性骨病。维生素D缺乏患儿可能出现下肢弯曲变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伴有多尿、乏力。保证每日400IU维生素D补充,多食用乳制品、深海鱼。
5、神经电生理:肌电图鉴别周围神经病变,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脑瘫患儿可能伴随腱反射亢进,脊髓病变需结合MRI检查。神经源性疼痛常呈烧灼感或刺痛,需避免长期保持蹲跪姿势。
日常注意均衡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豆腐,每天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避免过度负重运动。疼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按摩,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跛行需儿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