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癣与灰指甲本质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病变。临床中两者可互换使用,但民间常将“灰指甲”特指外观呈灰黄色增厚的甲癣类型。
1、病因学差异:甲癣作为医学诊断术语,涵盖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等病原体感染;灰指甲多被用于描述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导致的典型病变。两者均与足部多汗、免疫力低下或外伤史相关,表现为甲板浑浊、增厚或分离。
2、临床表现:灰指甲通常指甲癣中甲板明显变色灰白/黄褐、表面凹凸不平的类型;甲癣则包含所有真菌性甲病形态,如白色浅表型甲面白斑、远端侧缘型甲缘蛀蚀及全甲毁损型。
3、诊断标准:临床均需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灰指甲更强调肉眼观察到的典型改变,甲癣则需实验室证据支持,需与银屑病甲、扁平苔藓等非真菌性甲病鉴别。
4、治疗原则:两者治疗方案一致。轻症可外用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甲涂剂;累及甲母质需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病甲需定期修剪,全甲破坏者可考虑拔甲术。
5、预防措施:保持足部干燥,避免共用修甲工具,穿透气鞋袜。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游泳馆等公共场所应穿防护拖鞋。真菌易复发,治疗需持续至健康甲完全长出。
日常护理需配合抗真菌鞋袜消毒,建议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与透气网面鞋。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饮食可补充富含锌牡蛎、蛋白质鸡蛋的食物促进甲再生,避免长期浸泡碱性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