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引起的甲亢可能由妊娠期激素变化、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反应、碘摄入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心理疏导、产后随访等方式干预。
1、激素影响:妊娠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可能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多数表现为孕早期一过性甲亢。建议每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持每日150μg碘摄入。
2、自身免疫:妊娠期Graves病复发或新发约占甲亢孕妇的85%,与TSH受体抗体TRAb相关。症状包括心悸、体重下降,需检测TRAb滴度。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中期优先选择丙硫氧嘧啶。
3、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多发生在分娩后1-4个月,可能表现为甲亢期、甲减期双相变化。建议哺乳期避免放射性碘治疗,疼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可短期使用普萘洛尔缓解症状。
4、碘代谢异常:妊娠期肾碘清除率增加50%,每日碘需求从110μg增至220μg。缺碘地区孕妇可能出现代偿性甲状腺肿,过量补碘则可能诱发碘致甲亢。建议采用含碘盐配合每周1-2次低脂海鱼补充。
5、结节因素:妊娠前存在的甲状腺结节在雌激素刺激下可能增大,5%-15%的毒性结节会引起甲亢。孕24周前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禁用放射性碘扫描,手术干预需延迟至产后。
孕期甲亢管理需兼顾母婴安全,每日摄入瘦肉100g、鸡蛋1个补充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孕妇瑜伽或散步。哺乳期用药需检测乳汁药物浓度,产后6周应复查甲状腺超声及功能,持续性甲亢患者建议在结束哺乳后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