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肺阻和慢阻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该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
1、命名差异:慢肺阻与慢阻肺均为COPD的中文俗称,源于对英文术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不同翻译习惯。医学文献中更常用"慢阻肺"表述,但两者在临床诊断标准、ICD疾病编码上完全一致。
2、核心病理:疾病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导致小气道狭窄和肺实质破坏。病理改变包括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多、纤毛功能受损、肺泡壁弹性纤维断裂,这些变化共同造成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典型肺功能表现为FEV1/FVC比值<70%。
3、主要诱因:长期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和自由基直接损伤气道上皮。职业性粉尘接触、生物燃料暴露、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是重要诱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属于遗传性致病因素。
4、典型症状:咳嗽咳痰晨间加重是早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期可见脓性痰、喘息和胸闷。晚期患者常合并肺心病,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体征。
5、诊疗规范:确诊需结合症状史和肺功能检查,胸部CT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稳定期治疗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沙美特罗联合糖皮质激素,急性加重需抗生素治疗。氧疗适用于静息血氧饱和度≤88%的患者。
日常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饮食宜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推荐腹式呼吸训练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病情稳定期可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评估运动耐力,中重度患者建议参与肺康复计划。定期随访需监测肺功能年下降率,警惕合并肺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