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期间可通过适量食用低纤维水果、避免高糖高酸水果、补充电解质等方式缓解症状。腹泻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低纤维水果:苹果、香蕉等低纤维水果富含果胶,能吸附肠道水分缓解腹泻。苹果煮熟后更易消化,香蕉含钾可补充电解质流失。避免食用带皮或未成熟水果加重肠道负担。
2、避免高糖水果:西瓜、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高酸度的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肠黏膜,加重腹痛症状。建议选择含糖量低于10%的水果如蓝莓、草莓。
3、电解质补充:腹泻导致钠钾流失时可饮用含糖盐水,或进食椰子水、猕猴桃等富钾水果。每100ml补液建议含1.75g葡萄糖、0.75g氯化钠、1.5g氯化钾。
4、菌群调节:发酵水果如苹果醋含益生菌,需稀释后饮用。搭配低脂酸奶可补充双歧杆菌,修复肠道屏障功能。避免同时摄入高纤维食物影响益生菌定植。
5、病理性应对:细菌性腹泻伴随发热或血便时需就医,可能需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病毒性腹泻通常2-3天自愈,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腹泻期间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g以内,分次食用室温状态的水果。急性期可尝试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恢复期逐步添加蒸熟的梨、木瓜等低敏水果。持续腹泻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