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痔疮可能由妊娠期腹压增高、分娩时用力屏气、激素水平变化、静脉回流受阻、便秘等因素引起,部分患者可通过温水坐浴、提肛运动、饮食调整、药物缓解、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腹压增高: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静脉丛,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形成痔疮。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减轻压迫。
2、分娩损伤:顺产时屏气用力会使痔静脉丛压力骤增。产后可每日温水坐浴2次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外涂复方角菜酸酯软膏缓解肿胀,便后使用湿厕纸清洁。
3、激素影响: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松弛血管壁。哺乳期结束后激素逐渐恢复正常,期间可多食用火龙果、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
4、静脉淤血: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流障碍。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练习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回流,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5、便秘诱因:产后肠道功能未恢复易引发便秘。早餐可食用奇亚籽燕麦粥搭配亚麻籽油,适当补充双歧杆菌调节菌群,严重时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产后痔疮的恢复需结合科学护理与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上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运动方面从产后康复操逐步过渡到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护理时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若出现持续出血、痔核脱出无法回纳等情况,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除血栓性痔等需手术处理的状况,常见术式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传统外剥内扎术。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含利多卡因的栓剂影响哺乳。